名义股东均未实际出资,实际投资人可以直接确认股权
引 言
一般而言,隐名股东成为公司股东必须满足相关条件,即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接纳其为股东,这样做是基于考虑公司人合性的因素。但本案中,所有的显明股东均未实际出资,故实际投资人可以直接要求显名。
案情
甲公司于2011年4月27日经上海市工商局核准设立,注册资金为200万元(币种为人民币,以下同),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经营范围为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及维修,登记的股东为汪某、王某,股权比例分别为60%、40%,法定代表人为汪某。
2018年年初,汪某、王某出具“出资证明”,主要内容为:确认甲公司成立时实际出资人为彭某、张某、赖某3人,名义出资人汪某、王某并无实际出资。该证明由汪某、王某签名并加摁手印。同时形成的还有“股东实际出资及持股比率证明”,内容为:名义上法定代表人汪某,名义出资额120万元;名义上股东王某,名义出资额80万元;出资额共计200万元;实际出资人、金额及持股比率为张某、出资额78.4万元、股权占39.2%,赖某、出资额55.6万元、股权占27.8%,彭某、出资额66万元、股权占33%,合计200万元、股权占100%;以上实际出资股东享有公司章程内之权利及义务;以下人员以赖某为其代表人,只享有分红的权利不享有章程内之权利义务……;以下人员以张某为其代表人,只享有分红的权利不享有章程内之权利义务,其分红比例为王某2.2%。该证明由汪某、王某、彭某、张某、赖某和有关见证人签名并加摁手印。
2018年2月20日,甲公司召开2018年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人员为彭某、张某、赖某,与会人员及见证人为郭某。
评析
赖某请求确认其享有甲公司27.8%的股权,法院认为关于甲公司实际出资情况及持股比例问题已由“出资证明”及“股东实际出资及持股比率证明”明确载明,文件上不仅有作为名义股东的汪某、王某以及作为实际股东的彭某、赖某、王丽华签字摁印,且同时有其他多名见证人签字摁印,更与法院查明的相关存取款事实相印证,足以认定。虽三上诉人主张该“出资证明”系受胁迫签订,但并无任何证据予以证明,故法院对该主张不予采信。在赖某已实际对甲公司出资,并参与甲公司的经营管理,所有名义股东及实际股东对此均明知,且相关外资审批部门确认甲公司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外资准入事项的情况下,故应确认赖某要求其享有甲公司27.8%股权。
此案例表明在名义股东尚未实际出资的情况下,实际投资人可以直接确认股权。
上一篇:股东出资瑕疵对其股东权利的影响
下一篇:股东协议的性质及效力
相关文章及案例
-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
- 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为公司股东、高管提供担保的风险
- 股权质押有何法律风险?
- 股权转让与股份转让
- 如何确认股权转让收入?
- 股东协议的性质及效力
- 名义股东均未实际出资,实际投资人可以直接确认股权
- 股东出资瑕疵对其股东权利的影响
- 股权出资之以股权出资的出资瑕疵
- 股权出资之知识产权出资情况下的出资瑕疵
- 股东出资之实物出资情形下的出资瑕疵
- 股东出资之货币出资情形下的出资瑕疵
- 受让股权后,何时才能获得股东资格?
- 浅谈公司清算制度中股东自行清算
-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条件
-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入股
- 准确理解股权转让与股份转让的区别
- “冒用股东”是否应该承担股东义务
- 《民法典》合同编中“买卖合同”一章的十项重大变化
- 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 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有什么区别?资产收购有什么好处?
- 企业经营中的刑事法律风险与防范
- 企业被吊销或被撤销后民事责任承担
- 不足额出资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问题
- 公司虚假增资的5大法律风险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之常见纠纷
-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扩张中,是设立子公司还是成立分公司
- 合伙经营需注意的7大法律风险
- 股东大会担保有效性判定
- 股权代持风险点及防范建议
- 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
- 公司实务之股权赠与
- 以公司名义与员工签订的干股协议无效
- 谢民视诉张瑞昌、金刚公司股权纠纷案
- 股权转让30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 股权众筹融资法律风险与防范
- 哪些人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
- 公司设立时股东代签字的风险
- 股权代持存在的法律风险
- 设立公司应避免出现最差股权结构
- 未实际缴付认缴出资额应承担的法律风险
- 以公司名义与员工签订的干股协议无效
- 关联公司之间由于人格混同导致承担连带责任
- 与关键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的重要性
-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时,原股东对其他股东放弃认缴的增资份额是否享有优先权?
- 公司虚假增资的5大法律风险
- 公司能否通过股东会决议要求股东提前出资
- “挂名”法定代表人有哪些法律风险?
- 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 股权融资,不懂这三个问题,后果很严重
- 《股权投资协议》需要囊括哪些关键条款?
- 股权转让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 股权转让主体不当的法律风险
- 股权转让后股东就不用承担责任了吗?
-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为多人时,如何继承股东资格,如何行使股东表决权?
- 公司股东间转让股权,股东配偶可否主张撤销?
- 人走股留”的股权回购条款是否有效
- 夫妻分割公司股权(份)的12大法律陷阱
- 未实缴出资的股东与已实缴股东的权利如何区别?在股东会的表决权如何确定?
- 股权转让出资瑕疵的情形
- 股东投入是“增资款”还是“股东借款”应当如何区分?
- 显名股东转让股权的效力?
- 公司尚有债务未清偿时注销公司的法律风险
- 他人伪造股东签名转让其股权,受让人能否取得股权
- 可追加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11种法定情形!
- 收购空壳公司要负法律责任吗?
- 最高法院:同一公司多枚印章,公司能否对私刻印章的法律效力进行选择性认可
- 高管损害公司利益如何担责
- 赠与股权有什么必要条件吗?
- 工商登记并非公司章程修正案的生效要件:最高人民法院判例
- 诉讼解散公司时需要认定公司僵局!
- 股权投资被欺诈后能否要回投资款?
- 最高法院公司被悄悄注销了,未清偿的债务应由谁承担
- 公司章程禁止股权继承的如何处理
- 最高法: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协议属于无效协议
- 公司股东的股东会议召集权
- 解除股东资格只需“3步”!
- 关于公司“分红”,作为股东,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 公司被吊销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 公司法定公积金如何提取利用?
- 股权转让后,能免除创始股东对公司的出资义务吗?
- 公司以代理人私刻公章否定订立合同的法律效力,《九民纪要》这样规定
- 股权转让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被判调低
- 公司股东增资相关规定
- 章程对股权转让进行限制,明确约定公司回购条款,是否有效?
- 盖公章的收条是否具有股东资格
- “对赌协议”中的股权回购条款属于格式条款吗?
- 浅谈有限合伙企业的责任承担
- 浅谈个人合伙法律问题
- 股东资格认定的具体问题解答
- 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 浅谈公司法之股权转让
- 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要点
- 破产清算、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有何不同?
- 公司法定代表人民事责任法律风险
- 该保护谁?——公司违背章程的对外担保合同是否有效